近年來,越來越多香港人選擇進入中資公司工作,但部分人發現文化適應並非易事,尤其是在工作溝通方面。最近,有網民在社交平台Threads分享自己在中資企業的經歷,表示由於電郵必須全中文書寫,導致自己每封電郵都要花上15分鐘細心推敲,生怕措辭不當,結果每天發電郵成為壓力來源。
電郵標題不能用「Gentle Reminder」,要寫「第一次催辦」?
該網民分享,他曾在中資企業工作一兩年,但仍然難以適應某些辦公文化。例如,與同事來往的電郵全程必須使用中文,並且在催促對方處理工作時,不能用外資公司常見的「gentle reminder」或「friendly reminder」,而是要寫成「第一次催辦」、「第二次催辦」,甚至需要在適當時候「懇請主管幫忙催辦」,主管才會協助跟進。
此外,若希望對方完成某項工作,還必須明確引用公司規章或流程,例如標註相關政策或程序的編號,否則同事可能根本不會理會。由於要確保措辭得體,該網民笑言:「每次起草Email都要花15分鐘推敲,驚自己寫得唔夠正式或者唔符合公司要求。」
網民熱議:寫中文 Email 比寫英文更難?
這篇帖子迅速引起網民熱議,許多人都分享了自己在不同公司文化下的寫作經驗,特別是對於書面中文的適應問題。有網民認為,在中資公司工作後,才意識到自己需要「重新學中文」。原以為中文是母語,但當需要嚴謹地運用於職場書信時,才發現比想像中更困難。另一名網民表示,過去曾見過有人質疑:「香港公司明明全部都是香港人,為何要用英文?」但當自己真正開始撰寫書面中文 Email,才發現要兼顧專業性、禮貌和格式,比用英文溝通更加困難。
還有網民分享,曾與內地供應商合作,才發現自己學了多年的中文,實際應用時卻完全跟不上內地的書面語風格。「感覺就像突然去了外國生活,才懷疑自己學的語言根本不是母語。」他更慶幸對方還能看懂英文和繁體字,否則溝通會更加困難。
有意進入中資公司的人,或許要提前準備好書面中文溝通的能力,以免每天發電郵都要「精雕細琢」十五分鐘!